他抱著玩的心態做農業,一年時間投資從80萬變成800萬。他變著花樣折騰,投入5000多萬,只為一個不一樣的商機。他用五年時間,在偏僻的大山里,打造一個全新產業鏈,年利潤比同行高一倍?此拇▋x隴的陳華東,因孝回家后,如何在大山里再創業。
陳華東:出來!
這頭牛有1600多斤,這牛兇,力氣大。
陳華東:勁兒那么大,出來!
四五個人好不容易才把牛從圈里拉出來,可這牛一出圈就失去了控制。
現場聲音:拉不住了,讓他跑,你就這樣跟著跑就行了。
陳華東:不行不行。
陳華東:走!噓!
這樣前拉后推,四五個人折騰了半個多小時,才把牛裝上車。
戈偉 四川省儀隴縣云盤梁村 經濟人:太累了,賣牛這活不好干。
易炳龍 四川省儀隴縣云盤梁村 經濟人:(裝牛)很費勁,(如果)拉不住的話,只能把(繩子)丟了,丟了由它跑。
記者:三頭牛賣了多少錢?
陳華東:六萬多塊錢,62790,他跟我少了90元錢。
易炳龍 四川省儀隴縣云盤梁村 經濟人:這是我們的辛苦費,他是這的老板。
陳華東:這么熱的天,少90元錢就少90吧。
一頭牛平均賣兩萬多元,相比陳華東以前做生意賺錢的速度,這賣牛賺錢太慢了,因為六年前陳華東在北京開辦公司,一年年銷售額達到一億元。
何聲華 四川省儀隴縣燕子巖村 村民:在他沒有回來創業以前,他應該(在村里)是最有錢的,在北京賺的錢夠他花一輩子了。
陳 俊 陳華東的二姐:你捧著那個金子又到泥里去討(飯吃),又回到了原點。
燕子巖村,陳華東出生的地方,這里三縣交界,山高路窄,距離縣城100多公里,去最近的鄉鎮走山路也得一個半小時。
陳華東:我們這里就像一個小盆地似的,我們鎮在山上,我們家在山下,跟著曲曲的山路往外走。
張 瓊 陳華東妻子:肩挑背磨的,苦怕了,我覺得好不容易出去了就不用再回來了。
陳華東好不容易在北京扎下了根,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,那他為什么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,卻跑到偏僻的大山去養牛呢?原來他在這大座山里看到了一個更大的商機,讓人佩服的是他只用六年時間就在大山里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產業鏈,還讓自己的年利潤比同行多一倍。
易炳龍 四川省儀隴縣立山鎮云盤梁村 經濟人:在我們這里算一個“牛老大”,別人一頭牛(利潤)只有2000,他就能有4000的利潤。
除了能賺更多錢外,陳華東回到大山其實還和2012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有關,現在過去六年多了,但只要一提到這件事情,陳華東還是會難過。
陳華東:就跟天塌了一樣。
陳華東:錯過這些機會,心里挺遺憾的。
這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呢?會讓陳華東放棄北京年銷售額1億元的事業,回到偏僻的大山再創業。
2012年,是陳華東在北京的第十七個年頭,他剛開始在一家修理店當學徒,后來開辦公司,17年的打拼賺得了5000多萬,可就在2012年,母親因病離世,讓陳華東留下一生的遺憾。
陳華東:到現在我這個心里還是過不去這道坎,一提起她我就心里難受,當年我沒有很好的陪她,該享福的時候沒有享福,這應該是我的責任,我覺得我沒有做到。
那一年陳華東的父親83歲,母親的離去,對老父親打擊很大,老父親每天都一個人待在家里,郁郁寡歡,一年的時間父親老了更多。
陳 瑤 陳華東二姐:(父親)就那么一個兒子,都那么遠,每年弟弟走的時候,父親都不敢回頭,不敢回頭看的那種,(父親)還是希望(弟弟)有一天能回來。
陳華東:我母親去世之后,我在北京干活的心情,跟原來就大不一樣了,就非常想家,時常想回來看我的父親,想跟他多待一待,老人80多歲了,我覺得不再像母親一樣,留太多的遺憾。
2013年,陳華東決定回家,那一年他41歲,在家里待著也不算個事,一天他看見村里有不少地在空著,他就開始琢磨能不能干點什么,他花了80多萬流轉了100多畝地,開始養雞。
陳華東:當時就抱著玩玩的心態,投資不超過200萬,自己建一個小的基地,供自己一家人能有吃的食材,離家也非常近,這樣經常能跟家里人待在一起。
周安碧 四川省儀隴縣立山鎮燕子巖村 村民:(他)錢賺多了花不完,他的錢沒有地方花了,要扔在這里鄉下來,要來投資,好像就是是莫名其妙的事一樣。
然而,讓陳華東沒有想到的是,五年后他陸續在這片大山里投進去5000多萬,幾乎投下了全部家當,那他到底在這片山里看到了什么,舍得下那么大的血本呢?
陳華東:在哪兒?
現場聲:在這。
陳華東:逮住了哈,那么大,小心小心。
記者:怎么(雞場)還有蛇呢?
陳華東:我們這(雞的)“天敵”太多了,這個蛇只是其中之一。
陳華東聽說養雞場里進了一條蛇,趕緊跑過來看,這蛇當地叫松花蛇,雖然這蛇沒有毒,但體型太大、兇猛、捕殺能力突出,對雞發動攻擊時,經常是一招致命。
陳華東:哇!這一米八了,得有兩米長,我說這條蛇長這么粗,我們的雞是做了很大貢獻的,我是怕這個蛇,每次我們只能叫他們過來幫我們抓。
陳華東把雞簡單的放養在山上,有一天,他發現自己養的雞有點不對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