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object id="mgaxx"></object>
      首頁 > 視頻 > 致富經文稿

      [致富經]一根筋的男人如何從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萬 20170405

      鏃墮棿:2017-04-07 | 鏉ユ簮:央視網CCTV7

      他是個敢想敢干的人。16歲時,他靠500元起家,成了當地有名的豆米大王。明明可以賣十萬元的豆米,他不僅不賣,還喂了牛。他還把種出來的蔬菜也喂了牛?丛颇洗罄淼膯渭游,如何靠反常之舉贏得非凡財富的?

      [致富經]一根筋的男人如何從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萬 20170405

      單加文:比賽的時間是十分鐘,看哪個剝的好,哪個剝的多。然后第一名一百元的獎金。 第二名80元的獎金。開始,十分鐘我記時。

      他就是單加文。他正在自己的加工里舉辦剝豆米比賽。

      這是蠶豆,蠶豆剝掉外殼變成了豆粒,豆粒再剝一層殼就變成了豆瓣,當地人都習慣把豆瓣叫做豆米。單加文辦的就是豆粒剝成豆米的比賽。

      單加文:停,停了,我來挑。

      比賽結束了,可單加文并沒有立即稱選手盤里的豆米重量。接下來,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。

      單加文:這個質量算過得去。這個就是剝的時候黃的沒挑掉。剝功倒是好的,黃的沒挑掉。還有豆皮沒有搞掉。

      記者:不算了是吧?

      單加文:對,要挑掉的。像這么多的指甲印,還有破瓣的,黃的,剝功不算太好。

      記者:這都算指甲印突出的是吧?

      單加文:對。

      記者:差一點都不行。

      單加文:那肯定的。

      顏色有點黃的、豆瓣不完整的、甚至形狀不好、有指甲劃痕的,只要有一丁點兒瑕疵,單加文全都挑出來不要了。

      單加文:我對這個質量要求是必須是這樣,保持一樣的顏色。我們家發出去的蠶豆米都是要求挺嚴的,黃掉一顆都要挑掉的。

      [致富經]一根筋的男人如何從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萬 20170405

      單加文:一等獎,一百元。他剝了四兩十分鐘,四公兩。

      單加文做豆米生意已經二十多年,像這樣的剝豆米比賽經常舉辦。

      單加文:首先達到質量統一,統一一個標準。

      記者:是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別人你的要求是什么是嗎?

      單加文:對,對。

      單加文要通過比賽來強調自己對豆米的質量要求。在他的加工廠里,最多的時候每天有一千五百多個工人同時剝豆米,向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昆明等地日發豆米40多噸。單加文對自己的豆米質量非常自信。

      單加文:做豆米人家就說我的豆米在全國來說,沒人跟我比,誰的質量也比不過我。人家確實這樣評價我的。你等一下看,不是我們互相串通的,你找他們。而且你看我說這個話是不是很自然,實際經過的。我才說的很自然。

      [致富經]一根筋的男人如何從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萬 20170405

      在當地,單加文有一個綽號。

      昆明蠶豆經銷商 余世綠:市場都管他叫豆米大王。那個不是一個人給他傳出來的。那是大家把這個名號給他傳出來的。

      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蠶豆方向研究員 陳國。(14)就是豆米大王這個稱呼。因為單總在這方面成績比較顯著。銷售量比較大。帶動農民致富這塊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。

      如今,單加文不僅經營豆米,還種植蔬菜。2016年,公司的年銷售額達6000多萬元。那么,當地人口中的豆米大王是怎么煉成的呢?

      仗劍走天涯,曾是少年時的單加文最向往的事情。12歲時,受電視上武俠片的影響,從沒出過遠門的單加文,竟然一個人從大理跑到了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峨眉山,他要去學武。

      姐姐 單加梅:牛膽。我說他是牛膽。我拉著,攔都攔不住他。

      單加文:確實是天生膽大。那個時候那個電影《少林寺》、《白發魔女傳》那些電影,錄像看多了。就覺得我要是能練到一身武功,練到一身本事確確實實可以出人頭地。當時就是沖著這么簡單的一個想法去的。我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敢想就敢做。我覺得我確實是與眾不同的在這方面。

      盡管家人不同意,單加文最后沒能在峨眉山留下學武,可大膽闖天涯的志向在他心中扎下了根。

      16歲時,單加文向哥哥借了500元錢開始創業。他到玉溪、楚雄等地收購食用菌,然后再差價賣到昆明等地。上世紀九十年代,單加文通過收購銷售食用菌,核桃,瓜子、蔬菜等農產品,賺了200多萬元。

      在收購農產品的過程中,單加文接觸到了蠶豆。云南是中國蠶豆的主產區之一。炒蠶豆、油炸蠶豆、蒸豆米糕,當地人可以用蠶豆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美食。

      單加文看準了蠶豆的市場前景,并用兩個辦法迅速靠蠶豆賺了錢。

     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,市場上的蠶豆多數是連皮一起賣的。1999年,單加文拿出80萬元建了一個加工廠,把蠶豆加工成豆瓣,也就是當地人說的豆米。加工成豆米后,賣價至少高出了三四倍。而單加文抓住的另一個機會,更是讓他的豆米供應量在市場上穩穩地站住了腳跟。

      字幕:2017年1月18日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

      眼下正值冬季,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種植的蠶豆迎來了即將采收的時節。這一天,單加文來這里收購蠶豆。

      記者:這上面有花啊,這就是蠶豆是嗎?

      單加文:它先開花再結果的。最后是長大這么大的時候就可以采收了。

      傳統的蠶豆上市季節是每年的三月到五月,而單加文根據云南的氣候差異變化,到處尋找可以反季節種植蠶豆的地方,然后以簽訂保護價回收的方式發展種植基地。應季時加工出來的豆米能賣15元左右一公斤,反季節銷售最高可以賣到60元一公斤。在收購蠶豆的過程中,單加文也練就了一身采摘、甄別蠶豆的本事。單加文告訴記者,自己先做到了,才能去要求別人。他采摘蠶豆的本領不比種植十年的農戶差。

      [致富經]一根筋的男人如何從500元起家到年入6000萬 20170405

      記者:單大哥說他比農戶采摘的好,那我們今天就來見證一下,他到底有沒有農戶采摘的多呢。我就記時兩分鐘。開始,記時了啊。往這邊走。


      評論(條)
      三農致富經 | 關于 | 投稿
      欧美日产亚洲国产精品,48多岁辽宁老熟女,日本老熟妇乱子伦精品,CHINESE熟女老女人HD
    1. <object id="mgaxx"></objec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