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芩在我國分布很廣,又叫山茶根、黃芩茶等,是一種大宗常用中藥材,多生長在山坡、樹林邊、路邊等向陽、干燥的地方。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、野生資源是日益減少,目前黃芩已經被國家列為三級保護瀕危植物,所以人工栽培黃芩也是一項不錯的農村種植項目?梢苑N植在棄耕地、或者是一些貧瘠地塊,還有一些面積小而不便于耕種的地塊,下面就根據我們本地區的實際情況,來說說黃芩的人工種植技術,希望可以為農民朋友們在致富道路上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。
黃芩的基本形態
黃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上部分的植株高30——70厘米,葉交互對生,幾乎沒有葉柄,葉長1.5——5厘米,寬0.3——1.2厘米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淡綠色,;莖上有四條縱向的棱,而且還有細的條紋,基本上沒有絨毛,在基部有多個分枝,生長年頭越多,分枝也越多,莖的基部稍微木質化;6——9月份開花,花排列緊密,呈藍紫色或紫紅色,偏生在花序的一邊,果期為8——10月;主根較粗壯、肉質,根的表皮棕褐色,上部比較粗糙,有扭曲的縱紋或者是不規則的網紋,根的下部有順紋和細紋。
黃芩的生物特性
1、黃芪對環境的要求
黃芪喜歡溫暖涼爽的氣候,耐寒、耐寒、耐貧瘠,適于生長在陽光充足、土層深厚、肥沃的種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或沙質壤土中。成年黃芪的地下根可以在零下35℃條件下安全越冬,夏季35℃高溫也不會枯死,但是如果連續40℃以上的高溫會導致黃芩發生植株死亡;排水不良、容易積水的地塊不宜栽培;另外,黃芩不能連作栽培。
2、黃芩的生長發育特點
當年出苗的黃芩生長緩慢,根呈細長的圓柱形狀,春播植株在6月份就可以開花,7月份種子逐漸成熟,花期持續到近10月份,經秋霜打過以后地上部分逐漸枯萎;第2年春天從根莖出芽繼續生長,根呈圓錐形,有的會出現分枝,,很長可達到12——26厘米,直徑在0.5——1.2厘米左右;當黃芩生長到第3年,部分黃芩的根逐漸從中間開始“枯空”,這種情況叫做“枯芩”,嚴重影響黃芩的質量和產量,所以,黃芩一般都是在播種后第2年的秋天收獲。黃芩一般在第2年4——5月份開始返青生長(根據地區溫度有差異),5——6月份莖葉生長旺盛,10月份地上部分枯萎。
3、黃芩種子的特點
黃芩的種子比較小,當年采收的種子發芽率一般在80%左右,如果是室溫保存的種子,隔年發芽率顯著降低,不能做種植使用;如果是在低溫下保存,可以保持較好的發芽率,一般低溫保存3年的黃芩種子發芽率在70%左右;黃芩的種子在15——30℃的條件下都可以萌發出芽,在低于15℃和高于35℃條件下萌發較差。
黃芩的人工栽培技術
1、選地、整地
選地:根據黃芩的特性,人工栽培應該選擇光照充足、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和腐殖質多的壤土為好;土壤的酸堿度要求中性或微酸性,并且含有一定的腐殖質層;種植過黃芩的地塊需要間隔3——4年才能再次種植。
整地:最好在播種的前一年秋天進行整地,秋天農作物收獲后,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——2500公斤,然后翻耕25——30厘米深,土壤耙細整平,根據實際情況打垅或做畦。打垅,可以用四輪車的懸掛犁做寬60厘米、高25——30厘米的垅;做畦一般寬1.2——1.5米,高20厘米左右,畦間留作業通道30厘米左右;對于干旱地區也可以平作。育苗應該采用畦作。
2、繁殖方法
一般采用種子育苗繁殖和分根繁殖兩種方法。
(1)種子繁殖
種子繁殖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2種方法,直播節省人工、根系直、商品賣相好,但是浪費種子、容易發生缺苗、幼苗管理需要大量人工。如果小面積栽培,為了精耕細作提高產量,或者是山坡旱地直播不易出苗的,一般都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。
A、留種與采種
選擇長勢良好、沒有病害的2年或者3年生地塊做為留種田。黃芩的花期陸續長達90天左右,而且種子成熟也不一致,早熟的種子容易脫落,所以采收種子應該隨熟隨采、分批采收,一般在8——9月份花枝的中下部宿萼變成黑褐色、上部宿萼呈黃色時,用手捋花枝把種子擼下來,或者把整個花枝用剪刀剪下來,稍微晾曬干燥,然后用手搓或者其它方式進行脫粒請選,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儲藏;也可以在大部分蒴果變成黃色時,連同果序一同剪下曬干脫粒,精選后放在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處保存。
B、種子催芽
采用黃芩種子進行繁殖時,再播種前要進行浸種催芽,具體方法是把黃芩種子用40——45℃的溫水浸泡5小時,然后撈出放在20——25℃的環境下,用濕布或濕麻袋包裹進行催芽,有70%左右的種子裂口時,就可以進行播種了。
C、播種
a、播種時間
直播可以在春、夏、秋3個季節進行播種,當土壤深度5厘米保持穩定在15℃時可以進行春播,如果春季干旱需要進行澆水,在我們北方多數是春播。
b、播種方法
多采用條播法,在畦上按照行距25——30厘米開2——3厘米的淺溝,踩好底格子,目的是為了保墑,然后把已經催芽的黃芩種子拌入5倍的細沙,均勻的撒施在溝里,覆土1厘米,然后鎮壓或踩格子。一般每畝用種1公斤左右,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,大約15天左右即可出苗;大垅栽培,把垅尖摟平,露出濕土,用鎬或鋤順垅開淺溝,把種子均勻撒入,然后覆土1厘米,保持土壤濕潤。
如果是育苗移栽,條播、散瓣都可以。做播種前澆足底水,把已經催芽的種子均勻差。入細沙,然后均勻的撒播在苗床上,覆蓋1厘米厚的細土,可以在苗床上覆蓋地膜、松針或稻草等進行保溫保濕,一般10天左右可出苗。條播每畝用種1——1.5公斤,散播每畝用種2——3公斤。
中藥材黃芩價格穩中有升,種植2年可采收,畝產效益高
來源: